中俄法律网--专业创造价值
中俄法律网
法律俄语翻译
当前位置: 中文版法律俄语翻译

翻译技术行业,译员的态度决定一切-林鼎盛


作者:林鼎盛   来自:俄院校友之家   点击数:   编辑时间:2016-9-8 14:02:17

          近期在接手一个100页汉译俄材料的校对工作,在校对过程中,发现一些共性问题,

 

值得探讨:

 

1、这个译员整体水平中等,属于翻译技术的上升期,按照个人能力判断,只要用心去做,若客户要求不高,应该总体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我不能容忍的问题是,24000多字的译文里面,存在着大量的低于译员水平的低级错误,感觉都不应该是译员水平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部分长句翻译的不完整,能省略则省略,更可气的是,还有大量的地方,干脆还保留着谷歌全文翻译的痕迹,非常的风马牛不相及,这就是明显的一种敷衍心态在做事,投机取巧,企图蒙混过关;

 

3、译员在为谁做事呢?事实上,译员的成长,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对翻译作品的悉心推敲,不仅仅有利于获得长远的客户支持和认可,还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我们圈内的大量的优秀译员,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在水平和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准的阶段的时候,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个细节问题,力求超水平发挥,认真避免各种低级错误的发生,因此,总体上获得的客户订单的机会较多,最终成长为大翻译。

 

4、译者在大小写、标点符号、句子结构、格式、单词字母的精准性、排版结构、词汇使用、语法结构、表述方式等方面,确实属于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阶段,应该用心去做翻译,不断的研究俄文原文作品,找出自身的差距性,加强俄化风格训练,从而获得提升;

 

5、还有一个重要的共性问题,在翻译专业领域的时候,在译员水平还未达到应对自如的高度的时候,为了力求术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翻译之前,是应该做大量的专业文献的搜集和消化的,甚至是大量的阅读和比对,形成相应的专业术语的敏感性以及语料库,这个译员很明显,完全是按照自身的感觉来做翻译,没有参考相应的专业文献,因此,整体在术语和专业等方面,就显得非常的粗糙,其实,这也是一种态度问题,我记得我早期做各个专业领域的专业笔译之前,都要做大量的调研的,所以,在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仍然经常获得客户的表扬,有的东西他们甚至认为是业内人士做的,这就是调研的好处,可以短时间内迅速的使得译员进入到专业状态,从而能够提供业内级别的认可的东西;

 

6、经历过大量的翻译和校对工作,我衷心的呼吁圈内译员,一定要战战兢兢、审慎对待翻译作品及客户,从而因获得长远的客户关系而不断获得有偿的个人提升的机会;

 

总之,人的最大的竞争力,未必是能力和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有良好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往往作品也不会差多少。作品如人品!希望所有译者都能够秉承做事先做人的信条,期望看到大量优秀译员不断涌现,为中外交流做出自己的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