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引外资现状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引进外资对于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自1993年至2006年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金额达479亿美元。仅2006年1月至9月外商直接投资额就达7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1%。
在外商投资水平方面,哈萨克斯坦依然是独联体国家引进外资的领头羊。加工工业发展的增速高于开采业的发展速度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条件之一。因此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任务是吸引外国大型公司加大投资规模,扩大科技投入,推进高附加值工业品的生产。
二、影响外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鉴于投资方在投资规模,投资领域方面通常会就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做出详细的市场调研工作,哈萨克斯坦政府正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消除影响投资意愿的消极因素。
为了弄清目前存在于哈萨克斯坦经济中影响外来投资的各种负面因素,哈萨克斯坦工贸部组织实施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体现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该项工作还参考了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有关分析和研究结果,并对哈萨克斯坦的本土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目前困扰哈萨克斯坦外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许可证发放、税费因素、腐败行为、强力攫取、专业劳动力的匮乏和尚待改进的基础设施。
三、从统计数字看存在的问题
根据世界银行«Doing Business»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进行排名的175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在提供商务环境方面的排名为第63位,而2005年曾是第82位,一年中上升了19位,说明国家实行的改善经济环境政策取得了成效。但一些单项指标排名却偏低。
在排名偏低的单项指标当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有关许可证的申办条件,该项排名从过去的119名下降为121名,说明哈萨克斯坦的外资投资环境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在税收方面的排名从63位降低到66位。哈萨克斯坦税法规定:在哈萨克斯坦领土从事经营活动的哈萨克斯坦和外国公司的常设机构有义务对以下税种纳税:
1 企业所得税 30%
2 增值税 14%
3 消费税 不同商品,不同税率
4 土地税 5790坚戈/公顷
5财产税 1%
6运输工具税 113607坚戈
7社会税 7.7%
8个人所得税 10%
收受贿赂是影响一个国家投资环境的最重要的负面因素之一。根据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机构对163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哈萨克斯坦在收受贿赂方面排名第111位,指数得分为2.6分(满分为10分)。
目前影响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的还有一种情况—强力攫取。其做法通常是合作方通过挑起商业冲突,借助强力部门的介入,意图攫取公司或企业的控制权或支配权。目前哈萨克斯坦有关部门对此极为关注,因为这种行为对吸引外资的冲击力极大,破坏了国家经济,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强力攫取行为在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中是刚刚开始出现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在现行法律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义。因此还不能对此种行为做出具体的刑事犯罪判定。
陆路和空中运输以及物流方面基础设施的状况已经成为目前影响外资进入的最大的问题。
四、哈政府制定运输发展战略,解决投资环境的瓶颈
为消除影响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和外商投资的负面因素,哈萨克斯坦政府制定了运输发展战略。该战略的主导思想是对现有的贯穿东西-南北的运输主干线和连接线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建设新的道路基础设施,对现有的各种运输工具进行更新换代。
为有效地实施运输战略,减轻政府预算负担,大部分项目需利用国家和外部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项目的资金来源问题。其中包括租赁、《建设—运营—转交》等国际通行的许可经营方式。
为改善吸引外资的客观环境,消除各种影响外资进入的负面影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哈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强化政府职能,努力为投资者着想,建立监督机制,与投资者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旨在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服务于哈萨克斯坦的工业创新计划,为进一步调整国家产业结构服务。
五、对中国企业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的几点建议
1、 项目的选择
选择好的投资合作项目是成功的基础,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合作项目的可行性,业主的实力和资信情况作全面客观的评估。选择技术和成本有相对优势的项目,不可一哄而上。对于有价值的项目要长期跟踪,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成功的机会可能大大降低。国内金融保险机构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有选择地开拓工程承包和成套设备出口市场。
2、签订合同
首先要仔细斟酌合同条款,找出可能隐藏其中的法律陷阱。签证问题一直是困扰投资工程项目的主要障碍之一,根据哈萨克斯坦现行的引入外国劳动力许可证制度,许可证配额由各个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掌控并执行。由于中国公司实施项目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几个州,个别州的配额又有限,所以常常会在申请时遇到很多麻烦。为避免因签证问题耽误工期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可以考虑将有关内容写进合同中去,如将签证问题作为“不可抗力”等。
此外,还应明确哈方违约时相应的补偿和惩罚条款、出现争议时的仲裁条款。对带资承包项目,要明确落实有关担保条款,条件不成熟时不做。
3、加强自律,避免恶性低价竞争
恶性低价竞争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造成我“走出去”的企业整体资源和成本的浪费,也造成项目所在国行业市场的混乱,引起当地行业和政府的不满,甚至引发贸易争端,引起严重的后果。有关企业应加强自律,从靠低价恶性竞争到以质取胜转变,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相关机构也应完善协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避免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
4、遵守哈萨克斯坦法律,避免误踏贿赂陷阱
根据哈萨克斯坦法律,外国人送给有利害关系的哈萨克斯坦政府及企业有关负责人有价证卷和现金属于商业行贿的违法行为,有些不良哈方人员利用中国人爱交朋友和拉关系的习惯设下圈套,让不明就里的中国公司的有关人员触雷,从而遭到哈萨克斯坦的法律制裁,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过。希望中国公司在派出代表和工作人员时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哈萨克斯坦市场对于有条件的“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哈萨克斯坦政府颁布了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政策,鼓励向加工业,高科技产业投入,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时候,正是我国机电行业抓住机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大好时机。但同时也要注意风险的防范,避免盲目投资,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