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丝绸之路上的驿站》
作者:关钢 来自:驻亚美尼亚经商参处 点击数:
编辑时间:2010-7-13 17:57:08
在高加索山南麓,欧亚两洲的交界处,有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亚美尼亚人。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亚美尼亚人就已经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的阿尔塔希兹王朝。
古丝绸之路形成初期,亚美尼亚作为丝路上的驿站,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对丝绸之路的延伸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亚两国悠久的历史渊源的开端。
1991年,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亚美尼亚宣布独立后,中国是最早承认其独立并与其建交的国家之一(1992年4月6日);亚美尼亚也一直将对华关系置于“外交优先方向”。迄今两国已签订了包括《两国政府联系公报》、《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中央银行合作协议》、《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30多项涉及双边关系各个领域的合作文件。中国和亚美尼亚政治、经贸关系良好,亚美尼亚人民对中国非常友好,我们时刻感受到亚美尼亚政府和企业对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兴趣浓厚。
如今,亚美尼亚这一丝绸之路上的驿站,依然发挥着连接中西方经贸、文化的重要作用。2008年由我处主办的“首届中亚经贸论坛”及“首届中亚企业家对接会” 促进了两国行业、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增进了互信,奠定了合作的基础,并取得了多项实质性的经贸合作成果。2008年中亚两国贸易额达3.8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90%。我国在亚美尼亚的对外贸易额排名位次迅速前移,由2007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三位。我国电信巨头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在亚美尼亚电信业站稳了脚跟。我国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成功进军亚美尼亚能源市场。中亚最大的合资项目山纳合成橡胶公司也将正式开工。
进入二十一世纪,亚美尼亚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从2002年开始连续六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外汇储备逐年增加,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虽然,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也影响了亚美尼亚的经济,但我们已经看到,亚美尼亚政府高度重视应对经济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目前已出现经济好转的迹象。我们相信亚美尼亚经济会很快走出困境,回归到高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和亚美尼亚的经济贸易发展潜力巨大。这里有市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亚美尼亚国家富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常消费品很多来自欧洲,价格偏高;国家公路、铁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也已进入更新换代阶段;这里有基础:亚美尼亚近年来社会稳定,治安良好,亚美尼亚政府和人民对中国非常友好,亚美尼亚政府和企业对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兴趣浓厚;这里有空间:2008年亚美尼亚和中国贸易额占亚美尼亚对外贸易总额的7%,其中亚对我出口占亚出口总额的 0.2%,亚从我进口占亚进口总额的8.7%。
亚美尼亚是古丝路上的重要驿站,也将是一些中国企业“走出去”漫长道路上的驿站。亚美尼亚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铜、钼矿资源,有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大量闲置的生产资源。更为吸引人的是,在亚美尼亚生产的产品,进入独联体其它成员国享受零关税, 2009年至2011年享受欧盟GSP+(General System of Preferences Plus)优惠待遇,有6400种商品出口到欧盟国家时,或免关税或大幅减低关税。
我们高兴地看到,由于中国企业的到来,丝绸之路上这一古老的驿站恢复了昔日的热闹。我们更期待,中国企业用好这古丝路上的驿站,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
驻亚美尼亚使馆经商参处
参赞 关 钢
200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