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法律网--专业创造价值
我想去旅游 体验俄罗斯民俗风情 旅游
俄罗斯投资
当前位置: 中文版俄罗斯投资投资环境

俄罗斯


作者:   来自:百度百科   点击数:   编辑时间:2011-2-28 15:18:34

俄罗斯

百科名片

  
俄罗斯全境图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中文名称: 俄罗斯联邦
英文名称: Russian Federation
简称: 俄罗斯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莫斯科
主要城市: 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
国庆日: 6月12日
国歌: 俄罗斯国歌
国家代码: RUS
官方语言: 俄语
货币: 卢布
时区: UTC+2至+12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梅德韦杰夫普京
人口数量: 1.41亿(2008年俄政府估算)
人口密度: 8.3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 俄罗斯族
主要宗教: 东正教
国土面积: 1707.55万平方公里
水域率: 13%
GDP总计: 2.076万亿美元(2007年)
人均GDP: 14,600美元(2007年)
国际电话区号: +7
国际域名缩写: .ru
道路通行: 右侧通行
国花: 向日葵

目录

概况
  1. 国名
  2. 汉语译名
  3. 国旗
  4. 国徽
  5. 国花
  6. 国歌
  7. 面积
  8. 人口
  9. 民族
  10. 语言
  11. 宗教
  12. 民族
  13. 货币
  14. 时间
  15. 首都
  16. 主要城市
  17. 行政区划
  18. 节日
  19. 国家元首
  20. 基尼系数
  21. 人类发展指数
  22. 文化和自然遗产
历史
  1. 基辅罗斯
  2. 莫斯科大公国
  3. 扩张历史
  4. 罗曼诺夫王朝
  5. 俄罗斯帝国
  6. 临时政府
  7. 苏联时期
  8. 俄罗斯联邦
著名皇帝
  1.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
  2. 彼得大帝
  3. 叶卡捷琳娜二世
  4. 亚历山大二世
地理
  1. 地形
  2. 气候
  3. 河流和湖泊
  4. 自然资源
政治
经济
  1. 发展
  2. 出口
资源
工业
展开
  
  

  

编辑本段概况

国名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罗马语:Rossiyskaya Federatsiya 英语:Russian Federation)。简称俄罗斯(Russia)。公元9世纪,在建立以基辅(Киев)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罗斯人的祖先古罗斯部族人(东斯拉夫人),并成为此后国家名称。

汉语译名

  中国(Китай,俄语称中国,音意约同“契丹”)对俄国的称呼是通过较早接触俄国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R辅音开头的词。所以借用其他语言以R开头的词时,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俄罗斯在俄语中是Россия,蒙古语音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汉语通过蒙古语间接音译时就译为俄罗斯。

国旗

  
  

俄罗斯联邦的国旗采用传统的泛斯拉夫色,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蓝、红三色。
  旗帜中的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蓝色代表亚寒带,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三色的排列显示了俄罗斯幅员的辽阔。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征,蓝色代表了纯洁与忠诚,红色则是美好和勇敢的标志。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兰学习造船术时,他意识到需要为俄国的海军设计一面军旗。他因此效仿荷兰的三色国旗设计,但颜色是另选的(当时的荷兰国旗是橙-白-蓝三色)。彼得大帝当时选择的颜色是红、白、蓝三色,也就是后来的泛斯拉夫色。
  1883年5月7日这面旗帜正式成为俄国国旗,1917年十月革命后三色旗被取消。1991年8月21日这面旗帜再次被采用,成为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的国旗。

国徽

  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
  

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国花

  
  

俄罗斯把国花仍定为向日葵“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向日葵,向往光明之花,合人带来美好希望之花,它全身是宝,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关于向日葵,历史上有一美妙传说。古代有一位农夫女儿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实,长得俊俏,却被后娘“女霸王”视为眼中钉,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明姑顶撞了后娘一句,惹怒了后娘,后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来劝解的亲生女儿身上。结果后娘又气又恨,夜里趁明姑熟睡之际挖掉了她的双睛。明姑疼痛难忍,破门出逃,不久死去,死后在她坟上开着一盘美丽的黄花,终日面向阳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这传说激励人们痛恨暴、黑暗,追求光明。这向日葵便繁何至今。

国歌

  《俄罗斯人的祈祷》(1815年
  《工人马赛曲》(1917年
  《国际歌》(1918年-1944年)
  《牢不可破的联盟》(1944年-1991年)
  《爱国歌》(1991年-2000年)
  《俄罗斯国歌》(Гимн России)(Hym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2000年12月25日至今)。
  曲:亚历山德罗夫 / 词:米哈尔科夫
  歌词大意: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园。
  坚强的意志,巨大的荣耀
  是你亘古不变的财宝!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从南方的大海到北极疆域
  到处是我们的森林和田野。
  你举世无双!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无限的理想境界,广阔的生活空间
  时代为我们开辟了未来。
  对祖国的忠诚给我们以力量。
  过去,现在,直到永远!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面积

  1707.55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

  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而广大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1.41亿(2008年政府估计,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09名)。性别比为0.88。

民族

  俄罗斯共有民族130多个。其中俄罗斯人占82.95% 。主要少数民族有德意志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蒙古、印古什、图瓦等。

语言

  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有30多种语言。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目前俄语是四个独联体国家的官方语言。

宗教

  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
  事实上,在十世纪以前,罗斯诸国、金帐汗国、克山汗国、罗斯公国等的主要宗教是本土的多神教,直到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才把基督教定为国教。罗斯的基督教化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期间一度与多神教并存,而后相互融合,从此成为今天俄罗斯最主要的宗教。
  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以宗教为媒介传入俄罗斯的还有拜占庭的宗教艺术和希腊文化。在俄罗斯建有大批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筑,教堂内汇集了大量精美的宗教题材的圣像画、壁画、镶嵌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在语言文字方面,9世纪希腊传教士西里尔兄弟创制了一套字母,记录斯拉夫语,翻译和编撰宗教文献,现代俄语字母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故又称为西里尔字母
  
  

除东正教外,俄罗斯各民族信仰的宗教还有伊斯兰教、萨满教、佛教(喇嘛教)、犹太教等。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是分布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一些民族。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多神崇拜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萨满”一词为通古斯语的音译,意为“巫”。萨满主持祭祀,并为人“驱邪治病”。信仰萨满教的主要是西伯利亚和北部的一些民族。信奉佛教(喇嘛教)的民族主要有卡尔梅克人、东布里亚特人等,而信仰犹太教的则是一些移居俄罗斯的犹太人

民族

  民族 人口(千) 百分比 宗教信仰
  俄罗斯族 115868.5 79.82% 东正教
  乌克兰族 2943.5 2.03% 东正教、天主教、联合教派*
  巴什基尔 1673.8 1.5% 伊斯兰教(逊尼派,下同 )
  楚瓦什族 1637.2 1.13% 东正教
  车臣族 1361.0 0.94% 伊斯兰教
  亚美尼亚族 1130.2 0.78% 基督单性论教派*、东正教
  莫尔多瓦族 844.5 0.58% 东正教
  白俄罗斯族 814.7 0.56% 东正教、天主教
  
  

阿瓦尔族 757.1 0.52% 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 655.1 0.45% 伊斯兰教
  乌德穆尔特族 636.9 0.44% 东正教
  阿塞拜疆族 621.5 0.43% 伊斯兰教 
  马里族 604.8 0.42% 东正教
  日耳曼族 597.1 0.41% 新教、天主教
  卡巴尔达族 520.1 0.36% 伊斯兰教
  奥塞梯族 514.9 0.35% 东正教、伊斯兰教
  达尔金族 510.2 0.35% 伊斯兰教 
  犹太族 500.0 0.34% 东正教、犹太教*
  布里亚特族 445.3 0.31% 东正教、佛教、萨满教*
  雅库特族 444.0 0.31% 东正教、萨满教
  库梅克族 422.5 0.29% 伊斯兰教 
  印古什族 411.8 0.28% 伊斯兰教
  列兹金族 411.6 0.28% 伊斯兰教
  联合教派是指行东方礼仪的天主教。基督教的这一变种产生于16世纪末,当时由于东正教会与天主教会的联合,把许多东正教徒变成了天主教徒,但他们保留了传统的东正教仪式。
  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的人,大多属于逊尼教(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在俄罗斯联邦有车臣族、阿瓦尔族、巴什基尔、 哈萨克族、阿塞拜疆族、卡巴尔达族、达尔金族、印古什族、奥塞梯族(部分人信仰)、库梅克族10
  

个信仰伊斯兰的民族。他们遵守《圣训》,这是穆罕默德的战友记录并流传至今的穆罕默德的基本生活规范和言行的汇编。
  萨满教是一种流传甚广的部落文化现象,是兼有魔法性质的宗教。主要包含一种使人陷入癫狂状态的技巧。很多专家认为萨满教是魔教的一个特殊变体,其前身是一神教。
  犹太教派则是信仰犹太教的教众。其核心是信仰唯一的神——耶和华——和使命、相信死后另一个世界的报应、相信以色列民族是上帝所选的民族。在犹太教基础上产生了基督教。犹太教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宗教。
  基督单性论者是基督教徒,他们不承认罗马教会451年对基督两种本性(神和人)的阐释,只承认基督耶稣是神,否认其具有人的本性。

货币

  卢布是俄罗斯的本位货币单位辅币戈比。1卢布=100戈比。纸币面额有10、50、100、500、1000、5000卢布,1卢布,2卢布,5卢布,10卢布铸币,另有1、5、10、50戈比铸币。

时间

  俄罗斯时间统一为莫斯科时间,夏令时比北京时间晚4小时,冬令时为5个小时。时区UTC+2至+12,夏时制为UTC+3至+13。

首都

  莫斯科(Moscow)。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作为首都,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还是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人口约850万(截至2002年12月)。平均气温:1 月-9.3℃ , 7 月18.2℃.莫斯科作为欧洲特大型城市之一,自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了。

主要城市

  
  

莫斯科――俄罗斯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中央联邦区首府,最大铁路枢纽,全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北方之都”,西北联邦区首府。地处波罗的海沿岸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叶卡捷琳堡――全国经济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乌拉尔联邦区首府。地处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
  下诺夫哥罗德――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伏尔加沿岸联邦区首府。位于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交汇处的重工业城市
  新西伯利亚――全国人口第三大城市,西伯利亚联邦区的中心城市。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鄂毕河的交汇处。
  罗斯托夫――南方联邦区首府,位于顿河的入海口。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远东第一大城市,俄罗斯东部出海口,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紧靠着世界知名淡水湖-贝加尔湖的两座城市。

行政区划

  联邦区 2000年5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将把俄联邦89个实体(共和国、边疆区和州)按地域原则联合成7个联邦区,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强化总统对地方的管理体制。这7个联邦区分别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区,以顿河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北高加索区(后改为南方区),以下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伏尔加河沿岸区,以叶卡捷琳堡为中心的乌拉尔区,以新西伯利亚城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区和以哈巴罗夫斯克为中心的远东区。(注:括号内为各联邦区中心)
  

中央联邦区(莫斯科)
  伏尔加沿岸联邦区(下诺夫哥罗德)
  西北联邦区(圣彼得堡):
  乌拉尔联邦区(叶卡捷琳堡)
  西伯利亚联邦区(新西伯利亚)
  北高加索联邦区(顿河畔罗斯托夫
  俄罗斯联邦现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
  (1)21个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迪格)、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北奥塞梯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鞑靼斯坦)、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恰瓦什共和国;
  (2)9个边疆区: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彼尔姆边疆区、堪察加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
  (3)46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廖尔州、奔萨州、普斯科夫州、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雅罗斯拉夫尔州、利佩茨克州、克麦罗沃州
  (4)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
  (5)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
  (6)4个自治区:涅涅茨自治区、汉特—曼西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节日

  新年1月1日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
  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
  人民团结日:11 月4日(纪念莫斯科打败波兰入侵)
  和谐和解日、十月革命节、军人荣誉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宪法日:12月12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谢肉节:谢肉节又名“狂欢节”,是俄罗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举办谢肉节的时间在复活节过后的第八周,一共有七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天为迎节日,第二天为始欢日,第三天为大宴狂欢日,第四天为拳赛日,第五天为岳母晚会日,第六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为送别日.人们会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比如举办化装晚会,跳假面舞等等.
  公历新年:1月1日;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俄历新年:1月13日;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国际妇女节:3月8日;劳动者团结日:5月1日(原国际劳动节);胜利日:5月9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人民团结日:11月4日,系2004年新设立。

国家元首

  总统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Д. Медведев;Dmitry Medvedev),2008年3月当选,2008年5月8日就任总统;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Vladimir Putin),2008年5月8日上任。俄罗斯共有三任总统,

基尼系数

  0.405(2005年)

人类发展指数

  0.802(高,2005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7名)

文化和自然遗产

  勘察加火山,贝加尔湖,西高加索山区,喀山克里姆林宫建筑群,费拉蓬特修道院,索洛韦茨基群岛,圣彼得堡,诺夫哥罗德历史古迹,基日岛乡村教堂。

编辑本段历史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扩张历史

  中世纪后期俄罗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并从15世纪起开始向亚洲扩张。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成为欧洲列强之一,并从(中国)大清掠夺了58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东北库页岛新疆西部。然而20世纪初开始,俄国的实力开始下降,人民也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以及之后的内战,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由克伦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人控制,组成了俄罗斯临时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里昂·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该政府统治期间行政腐败,经济崩溃,仍参加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不得人心,最后在1917年俄历十月被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克伦斯基出逃国外,一些领导人被捕或出逃。俄国内战之后,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说明人民政权才是民主的与自由的政权。

苏联时期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退出一战。十月革命之后的半年,一方面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另一方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与德国妥协。保卫了苏维埃政权。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发动联合武装干涉,并且支持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白卫军发动武装叛乱。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英勇的在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红军胜利。为了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于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法西斯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的侵略,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发展成为冷战中的超级大国,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土地,并促成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卡年科、戈尔巴乔夫等。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改革。主要针对斯大林时代存在的弊端进行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且赫鲁晓夫改革缺乏科学周密的计划。六十年代之后,改革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改革失败,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勃列日涅夫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继续改革,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达到顶峰,苏联与美国差距缩小,苏联在全球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但是70年代中期之后改革停滞,经济发展逐步减缓,苏联在政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矛盾逐步积累,为日后苏联的剧变和解体埋下了隐患。安德罗波夫虽然想挽救苏联但是执政时间太短就去世。契尔年科无所作为而终。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处于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社会经济陷入全面的危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其后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方面,由于政治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地位,削弱党的领导,任由西方自由化思潮泛滥,否定苏共历史强调“民主化”“公开性”,造成了人民思想混乱、国家权力的软弱分散。80年代末苏联改革全面失败。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之后,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能力,叶利钦控制了俄罗斯,苏共解散国家性质改变,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剧;1991年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战后美苏争霸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八十年代苏联经济停滞国力不支,美国也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两强的发展均受到影响,因此双方缓和⑤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冷战是不符人心的,所以作为惩罚,两国均受到极大影响。
  苏联的骄傲:1957年,苏联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成功的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1977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实力占到美国的70%,国民生产总值占美国的58%,人均收入为美国的40%。从战后到八十年代初期苏联一直是世界经济第二强国.苏联渐渐由一个发达国家转变为一个震压全球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联邦

  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从此之后,俄罗斯联邦虽然保持了大国的地位,但始终面临经济困境,俄罗斯实现大国梦仍任重道远。
  据报道,根据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获地174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此全部归属中国。俄罗斯保留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东半部份,包括有丘姆卡村和俄罗斯居民的别墅。俄方并已经开始拆除岛上的防御设施。黑瞎子岛的勘界立新碑工作已于2007年底完成。

编辑本段著名皇帝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称沙皇。伊凡四世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内改革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同时大力对外扩张,使帝国领土空前扩大,成为威震欧亚的大国。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1672-1725年):俄罗斯帝国的皇帝。1682年与其同父异母兄长伊凡五世并立为沙皇,但实权掌握在他姐姐索菲亚公主手里。1689年平定索菲亚发动的宫廷政变,亲自执政,称彼得一世。1697年随“高级使团”出国到西欧考察,回国后进行全面改革,力图改变俄国落后状况。同时,为了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同瑞典进行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于1721年击败瑞典。同年为俄罗斯帝国皇帝,是俄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俄国女皇,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发动宫廷政变,登上皇位。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大大扩展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1855年—188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一位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地理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64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和大高加索山脉。
  ②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③贝加尔湖里海

自然资源

  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库尔斯克)、等。

编辑本段政治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
  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
  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编辑本段经济

  俄罗斯现在的人均GDP在14600美元左右。俄罗斯含金量非常高,发展经济都主要来源于工业和科技。

发展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全面超过1990年解体前。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部门发达。近年来俄罗斯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提出的是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编辑本段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矿:库兹巴斯
  最大的铁矿:库尔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库秋明

编辑本段工业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 。 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工业区有:中央工业区,西北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西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中央工业区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以其生产的大量工业品供应全国。

编辑本段农业

  2004 年农业产值为13663亿卢布 ,同比增长1.6% 。 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 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编辑本段服务业

  2004 年服务业产值 42035 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5% 。 2004 年服务 业从业人口400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59.6%。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以铁路、管道为主。铁路在欧洲部分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铁路

  至2003 年底铁路总里程为13.9万公里,客运量157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016 亿吨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总里程90 万公里,客运量1681 亿人公里,货运量1821 亿吨公里(2004 年)。

水运

  2003 年海运商船3900 艘,总吨位 830 万吨。 2004 年,海运货运量 589 亿吨公里,内河货运量878 亿吨公里。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

空运

  2001 年民用飞机有7 万多架,国际航线总长约8 万公里 。 2003 年客运量52 亿人公里,货运量 30 亿吨公里(2004)。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 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管道运输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 21.3万公里,2004 年输油气总量 24133 亿吨公里。

编辑本段金融

银行

  主要银行有:
  1 、俄罗斯储蓄银行, 1991年成立,注册资本 241 亿卢布。
  2 、俄罗斯外贸银行, 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65.5 亿卢布。
  3 、工商银行, 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2.9 亿卢布。
  4 、首都储蓄银行-农工银行, 1988年成立,注册资本 21.6 亿卢布。
  5 、国际工业银行, 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6 、天然气工业银行, 1990年成立,注册资本 18.5 亿卢布。
  此外俄大银行还包括外经银行、阿尔法银行和古打银行等。

对外贸易

  据俄罗斯海关委员会统计,2009年俄罗斯货物贸易进出口3891.4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减少37.6%。其中,出口2339.4亿美元,减少36.4%;进口1552.1亿美元,减少39.3%;顺差787.3亿美元,减少29.7%。
  2009年俄罗斯对荷兰、意大利、中国、德国和土耳其的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15.1%、8.5%、6.9%、4.9%和4.6%,为353.2亿美元、198.0亿美元、161.8亿美元、114.9亿美元和107.8亿美元;自中国、德国、美国、乌克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14.2%、12.3%、5.7%、5.5%和5.1%,为219.6亿美元、190.5亿美元、89.0亿美元、85.9亿美元和79.4亿美元。俄罗斯前五大顺差来源地依次是荷兰、意大利、土耳其、波兰和哈萨克斯坦,顺差分别为323.3亿美元、127.2亿美元、77.0亿美元、60.3亿美元和53.0亿美元,减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和法国等,其中对德国和中国逆差减少40.7%和59.5%,但对法国逆差增长12.9%。

对外投资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计对外投资 69 .73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60%,协议投资占6.2%,其他投资占33.8%。主要投资对象国有:英国(18.6%)、塞浦路斯(10.9%)、荷兰(8.8%)。
  截止2003年底,俄对华投资项目1542个,实际投资额3.38亿美元。

外国资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计吸引外资820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直接投资占44.1%,协议投资占1.9%,其他投资占54%。
  2004年吸引外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直接投资占23.3%,协议投资占0.8%,其他投资占75.9%。外国对俄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及日用品修理业130.37亿美元,加工业102.36亿美元,采矿业99.34亿美元,不动产25.72亿美元,交通、通讯业20.33亿美元,国家管理和军事安全、社会保障10.59亿美元,金融业10.01亿美元,建筑业2.34亿美元,农业、林业1.21亿美元,公用事业1.07亿美元。
  2004年主要对俄投资国:德国(占11.4%)、英国(10.6%)、美国(8.1%)、法国(4.7%)、维京群岛(2.3%)、瑞士(2.1%)、奥地利(1.7%)。

生活水平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卢布(约218美元),同比实际增长7.8%。2004年俄职工人均月工资6828卢布(约237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0.8%。2004年12月消费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7%。

编辑本段军事

装备

  
  

-117

首先,俄罗斯军事非常强大。他和美国一样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库。它的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战略导弹兵、太空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武装力量中军人数量为113.4万人。武装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武装力量由议会、总统、政府按宪法规定的权限共同指挥,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的任务是抵抗外来侵略和履行俄罗斯承担的国际义务;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两种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别为:舰队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过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军拥有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独立区舰队。

国防

  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罗斯《国防法》规定,除正规军外,俄罗斯武装力量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军队的任务是抵抗外来侵略和履行俄罗斯承担的国际义务;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 %;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两种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别为:舰队水兵2 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过高等教育的1年等。1993年11月,叶利钦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取消了“合理足够”的防御理论和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数量1 %的限额,并首次赋予军队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职能。1997年12 月公布《国家安全构想》,认为对俄最大的安全威胁是国内经济危机,在遭到外国武装入侵时有权使用一切手段进行自卫。2000 年1 月,代总统普京正式签署新的《国家安全构想》,视俄内部经济危机和民族分离主义为国家安全最主要的威胁,强调来自外部的威胁也日益加大,将过去只有在国家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使用核武器,调整为在受到外来常规军力入侵时就可以动用核武器以先发制人。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质事件后,普京总统责成国防部总参谋部修改俄军事学说和国家安全构想中关于军队使用部分,俄政府已开始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对军事理论和国家安全学说进行新的调整。
  1998 年俄全面开始军事改革。主要内容是改变军种构成,第一步:将战略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和反导弹防御部队合并为战略火箭军,将空军和防空军合并成空军,保留陆军、海军,但取消陆军总司令部,改组为陆军总局,赋予各军区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地位;第二步:按军队使用范围--陆地、空中、宇宙和海洋划分为三个军种。在此基础上,俄逐步开始推行兵役制改革。2001年12月7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表示,俄军队应由正规部队、补充合同兵及预备役部队三部分组成,义务兵服役期可能缩短。2002年提出部分军队实行合同兵役制及缩短义务兵服役期所需的全部费用。2002年俄政府颁布法令,提高军人待遇。2003年7月,俄政府通过俄军实行合同兵役制专项计划,根据该计划,至2007年底,按合同服役的兵士和中士人数将占到俄军总兵员的49%。

将领

  国防部长安·谢尔久科夫,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洛夫大将
  截止2004年1月1日,俄军(不含政府其他强力部门)总员额为113.2万人,军队文职人员86.7万人。 俄武装力量由陆军、空军、海军三个军种和战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三个独立兵种组成。全国分为六个军区。2003年俄国防预算4115亿卢布(其中国防部经费3800亿卢布),约占当年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10.40%,GDP的3.1%。俄海外驻军主要集中在独联体各国,包括驻塔吉克斯坦201摩步师、驻南高加索俄军集群、驻摩尔多瓦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俄军战役集团、驻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以及其他一些部队。2003年,俄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名义在吉尔吉斯坦特设立空军基地

编辑本段文化

  俄领土跨越欧亚两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著名的大型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罗斯的宗教音乐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皇宫内,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碗、木盘等木制品

编辑本段新闻出版

  2000年报纸总数5758种,杂志和期刊3570种。

主要报刊

  主要报刊及发行量:《俄罗斯报》,创刊于1991年,政府主办,日发行量48.31万份;《独立报》,1991年创刊,日发行量5.24万份;《消息报》,1917年创刊,日发行量23.45万份;《每日商报》,日发行量11.73万份;《共青团真理报》, 1925 年创刊,日发行量79.6万份;《莫斯科共青团报》,日发行量196.04万份;《论据与事实》周报,发行量292.12万份。

主要杂志

  主要杂志及发行量:《总结》周刊( 8.5 万份)、《政权》周刊(7.35万份)、《剖面》周刊(7.2万份)、《星火》周刊(5万份)、《新时代》周刊(2.5万份)。

主要通讯社

  主要通讯社:(一)俄通社-塔斯社,简称俄塔社,其前身是前苏联时期的塔斯社及于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 年1月30日正式定名为俄通社-塔斯社。国营,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目前在俄及独联体国家有74个分社,在其他59个国家有62 个分社。(二)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其前身是苏联新闻社,成立于1961年,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国营,是俄两大国家通讯社之一,地位与俄通社-塔斯社相同。在俄及独联体国家有 40 多个分社。(三)国际文传电讯社,成立于1991年,私营。目前在俄、独联体及波海国家有8个分社。

主要广播电台

  主要广播电台:第一广播电台(原苏联中央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私营)、俄罗斯电台(国家控股)、莫斯科 “ 回声 ” 电台(私营)。

主要电视台

  主要电视台:(一)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亦称俄罗斯电视台、国家电视台),建于1991年5月,国家控股。(二)国家第一电视台(前身是苏联中央电视台),建于1990年,国家控股。(三)独立电视台,建于1993年1月,私营,在俄、美、欧、中东、北非、澳大利亚等地播放俄语节目。

编辑本段教育

状况

  俄罗斯教育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层次。近年,由于俄罗斯学龄儿童数量呈下降趋势,俄罗斯普通教育机构也相应有一定的减少。2007年,俄罗斯共产党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07621所,在校学生人数3576.43万,每千人(15岁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职业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工程技术领域亦属世界一流。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拥有优秀传统和鲜明风格。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建于1755年。莫斯科大学目前开设27个方向57个专业,研究生培养专业达168个。本部现有29个系,25个科研所,4座博物馆、350多个教研室,1个科技园、1所植物园,图书馆藏书达900余万册。还有4所分校。本部在校生36082名学生。莫斯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及科研人员共计9108人,其中2065人获得博士学位,5228人获得副博士学位,教授约1000名,副教授和讲师约2000名,约300名俄罗斯科学院及分类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俄罗斯的18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中,有11人在莫斯科大学工作和学习过。

著名高校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建于1775 年,现有27个系、11个科研所,19个研究中心。本科学生3.1万人,研究生7000人,进修生5000人,外国留学生2000人,其中预科生400人,教师5000人。培养出10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于1724年,2000年有本科学生2.5万人,研究生2000人,外国留学生700人,教师3000人。培养出8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此外还有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圣彼得堡海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航空宇航制造学院、圣彼得堡精密技术信息大学、萨马拉航空技术大学、圣彼得堡矿业大学、莫斯科矿业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等。

编辑本段外交

  开展全方位外交,以独联体为战略重点,以与西方关系、特别是与欧洲关系为优先,同时加强亚太外交,加大对中、印等亚太大国的借重。其宗旨是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力主重振俄大国地位,突出维护国家利益,着眼点是为俄国内经济复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中俄关系

  沙皇俄国原是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沙俄自清代以来,通过侵略战争、不平等条约、及所谓的调停法理霸占了中国的一些领土。被沙俄霸占的中国领土包括(自东向西):库页岛、乌苏里江以东土地、黑龙江北至外兴安岭土地、贝加尔湖以东土地、唐努乌梁海等。另外,苏联在外蒙古独立事件中起了一些作用。

友好条约

  
  

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是世界上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2000年7月,俄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12月,普京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2003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声明。2004年9月,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2004年10月,普京以总统身份再次访华,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表示,这一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2005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赴俄罗斯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中俄联合公报》。

战略伙伴

  2005年9月,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首脑会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年9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访华,与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举行会谈,标志着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定期交流机制全面启动。

相互出访

  2005年10月,温家宝总理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2005年11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温家宝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次定期会晤。2006年3月,总统普京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两国并签署了联合声明,并签署了22个合作文件,涉及政治、外交、能源、投资、金融、交通等领域。2006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访问俄罗斯。2007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出席“中国年”闭幕式。2010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