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罗斯也不例外,在石油价格巨挫、各项经济指标急速下滑、卢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俄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同时,为了缓解本国失业人数上升的压力,俄政府严格控制使用外来劳务,大幅削减配额。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俄政府继续严厉打击灰色清关。
一、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
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以贸易保护来解决本国经济问题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据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统计,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中旬,各国政府共出台近280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几乎一半(121项)出 自G20国家。同期俄罗斯共出台20项贸易保护措施,涉及117个贸易伙伴,是全球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以下依次为德国(15项)、印度、印度尼 西亚(各10项)、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各9项)。而中国成为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最主要对象,同期针对和涉及中国的歧视性措施最多,共有100项(来自 55个国家),其次为美国(86项)、德国(84项)。
俄经济发展部官员对媒体承认,自2008年末以来,俄国内企业和协会要求变更成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关税的个案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几乎所有的要求均被接受,政府均采用了临时性的关税措施。根据经济危机的发展,这些措施也被延长至2010年,俄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
1、提高进口汽车及部分设备关税,并延长执行期限
根据俄2008年12月5日N903号政府令,对新、旧汽车海关编码进行了重新划分,并临时性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该法令自公布之日起的一个月后生效,实施期限为9个月。10月9日,俄总理普京签署俄政府令,决定俄罗斯目前实施的针对外国品牌汽车的进口关税再延长9个月。俄罗斯对外国品牌的新车和二手车分别征收相应的进口关税。尤其是提高了对外国小轿车和卡车的进口关税,同时还将进口的二手车的最高年限由7年降到5年。对1-5年的小汽车根据排气量征收30%的进口关税,其中对3年以内、价格不超过32.5万卢布的二手车征收54%的进口关税。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整车进入俄罗斯基本停止,2009年在俄罗斯销售的中国汽车数量减少50%至70%。由于俄罗斯政府提高进口汽车关税,降低本国购车贷款利率,以及俄罗斯汽车生产商的降价行为,中国汽车所拥有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2009年俄罗斯十大畅销车中九款为俄国产车。Lada Priora为最受俄消费者青睐的车型,共售出99473辆,但其销量同比下降22%;排名第二的为Lada Samara,售出90428辆,销量同比下降46%;Lada 2105/2107型位居第三,共售出67216辆;Lada Kalina是第四款畅销车,售出60746辆。
自2007年我汽车组装在俄受政策阻碍后,2009年我在俄轿车的整车销售也陷入困境。
同时,原来在俄罗斯颇受欢迎的我重型工程机械,自2008年严格了底盘认证后,获得认证十分困难。俄政府签署N742号令决定对部分进口设备征收为期9个月税率为5%的临时性关税,征税对象包括船用发电机、蒸汽锅炉发电辅助设备、机械锅炉、桥式起重机、森工业用机械设备(包括四轮液压履带底盘)等。2009年我重型工程机械在俄的销售和租赁也走入低谷。
2、关税调整频繁
自2008年底以来,俄政府频繁调整关税,尤其以提升进口消费品税率为主。
①2009年俄超配额禽肉进口关税由上年的60%大幅提高至95%,且每公斤不少于0.8欧元;超配额猪肉进口关税由60%提高至75%,且每公斤不少于1.5欧元;超配额牛肉进口关税依然保持在30%的现有水平,且每公斤不少于0.3欧元。
②2009年1月俄临时性将部分联合收割机的进口关税由目前的5%提升至15%,但不少于120欧元/千瓦。实施期限为9个月。
③2009年俄临时性将部分板材进口关税由5%提高至15%,将部分非合金钢材的进口关税由5%提高至20%,将部分钢管的进口关税由5%提高至15%和20%。实施期限为9个月。
④2009年1月临时性提高浓缩、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乳及奶油进口关税,其税率将由目前5%提高至20%,实施期限为9个月。
⑤2009年1月临时性将黄油及其他从乳提取的脂和油、乳酱的进口关税提升至15%,且每公斤不少于0.35欧元。实施期限为9个月。
⑥2009年1月临时性提高豆粕进口关税,其税率将由原来的零关税提高至5%。实施期限为9个月。
⑦2009年9月奶酪进口关税提高至15%(且不少于每公斤0.5欧元)。该法令有效期为6个月。
⑧2009年11月决定对进口至俄罗斯联邦的不锈钢餐具征收特别关税,具体幅度为每公斤1.4美元,实施期限为3年。本法令不适用于白俄罗斯、享受俄联邦国家特惠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但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除外。
⑨2009年11月决定临时性提高大米及其粗粒和粗粉产品的进口关税。由0.07欧元/公斤提升至0.12欧元/公斤。该法令的实施期限为9个月。
3、反倾销及保障措施调查案件增多
2008年底,俄政府对我轴承管进行反倾销调查。2009年俄又分别对我含镍不锈钢板、紧固件、活性炭等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并对大口径钢管保障措施进行了复审。经过多方磋商谈判,我机电商会成功获得应诉地位,这对我积极开展对俄反倾销及特保措施应诉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2009年,俄政府决定对2008年发起的彩涂钢板反倾销调查不予立案。
二、不断缩减外来劳务配额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俄罗斯经济出现近1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进而导致就业形势严峻。据健康与社会发展部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俄国内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口为210万人,占经济活动人口的2.7%,但实际失业人口可能超过600万。2009年俄罗斯的年平均失业人口可能达到250至260万,占经济活动人口的3%。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称,失业问题仍是俄2010年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俄政府大量削减外来劳务配额,并在2008年12月8日颁布了N916号政府令,对2006年12月22日N783号关于《国家权力执行机关确定招收外国工作人员需求和编制外国公民在俄罗斯联邦实现就业配额的程序》法令进行修改,添加了“根据俄劳动力市场情况,主管部门俄健康和社会发展部可以向政府提交削减当年劳务配额的申请”。2010年俄政府将使用外来劳务配额由原计划的200万削减至130万,而莫斯科市政府由25万削减至20万。
大规模削减配额,使许多华商在身份到期后不能获得续签,被迫返回国内。而在俄中资企业也遇到配额难申请,办理时间长等问题,面临大批管理人员必须回国的困境。某在俄中资企业因违规被注销工卡,当地移民局答应收到罚款恢复工卡,但交过罚款后,工卡又被联邦移民局下令注销,面临在俄资产无人管理的困境。
由于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尚未明显减轻,在俄中资企业和华商必须面对劳务配额大量减少的现状,短时间内情况不会缓解。目前,俄罗斯仅对2012年APEC会议召开地海参崴放宽了使用外来劳务的限制,执行宽松的特殊政策。
三、继续整顿市场秩序,关闭莫斯科大市场
继2008年9月11日查封莫斯科大市场(切尔基佐夫市场)以后,2009年6月俄政府突然宣布关闭该市场。华商不仅货没了,买的摊位也一夜间蒸发,具体损失数额难以估计。在俄收紧劳务配额制度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华商返回国内。部分华商赴莫斯科周边发展,另有部分华商转移到莫斯科其他市场继续经营。
关闭大市场措施,受到俄罗斯部分民众的欢迎。2009年12月普京在年度连线节目中称,大市场被关闭后,小型零售网点开始从国内厂家进货,俄轻纺产品产量提高了5%,仅裤子的产量就提高了16%,套装产量提高了13%。普京强调,这是取缔莫斯科大市场的走私和假冒伪劣行为的成果。
由于有“打击灰色清关、大幅削减劳务配额、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等三把“利剑”高悬,华商不得不另谋出路,从长远来看,正规经营是华商的无可选择的道路。
四、灰色经济比重居高不下,商业秩序混乱
虽然俄罗斯政府一再宣称加大打击灰色经济的力度,但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灰色经济比重增加。俄内务部经济安全科学院的研究表明,尽管对绝对值估算上存在较大分歧,但对灰色经济成分扩大的结论得到一致同意。俄联邦统计局将灰色经济界定为“看不见的经济”,其占GDP比重为 22%-25%,俄内务部认为达到48.7%。从国际比较看,美国的灰色经济比重占GDP的8.4%,德国-16.8%,意大利-25.7%。比重最高的在独联体各国:白俄罗斯占50.4%,乌克兰54.7%,格鲁吉亚68%。
从俄罗斯看,灰色经济比重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税负过重。商界期盼已久的降低增值税并未发生,而用保险费缴纳取代统一社会税使税率提高。 这些做法都促使企业走进影子经济。二是企业必须生存和减少支出。如果危机之前为吸引贷款,企业经营透明会更有利的话,在当前条件下,走进影子是减少支出的方法之一。三是腐败。
多年来,俄罗斯在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排名中”的位置靠后,2009年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46位,在普华永道的数据调查中,2009年俄罗斯是全球经济犯罪数量最高的国家,71%的受访公司在近年遇到过一起严重的经济犯罪,并称,在俄罗斯没有一个行业不存在经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