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月30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新移民法驱赶外商,俄地方当局呼吁留住中国商人。2007年1月15日,俄罗斯移民法修正案正式生效。从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外国人在售货摊、市场以及商店以外的场所进行零售业的人数应限制在零售业总人数的40%,全国115个大型露天市场将陆续关闭。从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国人将被禁止从事零售业。此外,从2007年1月1日起,外国公民一律将被禁止在俄罗斯从事酒类和药品贸易。1月15日到4月1日,是外国人撤资缓冲期,外国人在零售市场上的份额会从40%逐步削减为0%。在俄远东地区,新规定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更大,特别是中国商贩的离开,更引发对商品匮乏、物价上涨的巨大担忧,当地居民甚至因此掀起了抢购风潮。当局则呼吁采取积极行动,防止市场危机的爆发。在乌苏里斯克,市杜马代表向滨海边疆区立法会议发出请求,希望能够向联邦政府和国家杜马施加影响,允许中国人留在滨海边疆区。
1月30日,据第一财经日报,俄各地出现中国货抢购潮,可能推迟零售业禁令。自从俄政府关于从4月1日起完全禁止外国人在俄市场从事零售业的法令颁布后,为尽可能减少损失,俄罗斯各地市场已有许多中国商贩开始低价抛售货物。由于担心今后没有机会再买到中国的“便宜货”,俄罗斯许多普通百姓和商贩连日来奔走于日渐减少的中国商铺之间,寻找中意的商品。尤其是在俄远东地区的一些城市,普通百姓开始储存商品以备日后使用,一些商贩则囤积居奇,等将来待价而沽。许多俄罗斯人表示,市场上一些由中国人经营的摊位现在空空荡荡,让人感到很不习惯。抢购风潮出现后,俄政府安抚百姓称,政府不允许出现商品脱销,不会毫无依据地关闭市场,也不会容许由此引发的物价波动和上涨。俄副总理茹科夫日前主持政府会议,审议1月15日开始实施的将外国人在零售市场中所占摊位数限制在40%以内的命令所造成的后果。随后,俄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格列夫首次作出了“4•1大限”可能推迟的表示。他说,根据各种情况判断,该项法令的经济后果颇令俄政府担忧。
2月:
2月1日,本报莫斯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年度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俄有关部门及各地区将创造一切必要条件,保障俄罗斯“中国年”活动顺利举行。普京指出,俄中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他认为,两国在投资、服务以及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他表示,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今年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这必将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交流和两国间的互信。他说,俄中两国政治关系发展得非常好,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表示相信,中国方面将出色地完成“中国年”的组织工作,而俄罗斯有关部门以及各地区也将创造一切必要条件,保障“中国年”活动顺利举行。
2月21日,据俄罗斯外交部网站报道,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日前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说,中国是地区和全球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拉夫罗夫说,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大国之列。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正发挥着建设性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说,中国在强劲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改善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协调或减少各种矛盾,尽管有些矛盾带有很深的历史根源。拉夫罗夫说,有充分理由认为,中国充满活力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继续下去,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不会造成新的“冷战”威胁。
3月:
3月14日,俄“中国年”新闻中心在莫斯科正式启动。3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中俄移民问题工作组会议。以联邦迁移署副署长弗.阿.波斯塔夫宁为首的俄方代表团,和以国家安全部出入境司司长崔志昆为首的中方代表团。双方对第一届中俄移民问题工作组会议的结果给予了肯定,重申愿意为在迁移领域的深入合作做出共同的努力。就涉及法律性调整两国迁移程序的广泛问题交换了建设性的意见,加强在防止非法迁移及打击这种活动领域的合作,扩建中俄人民之间联系的合法渠道,保障位于对方领土上的两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俄方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并解释不久前俄罗斯通过的号召整顿在零售贸易中吸收和使用外国工作人员的法律及其它的法规法令。中国同行发现,现代俄罗斯零售贸易市场将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水平的提高,及其顺利和强劲发展。就进一步整顿和扩大两国公民相互出行的渠道取得了相互谅解,出行的目的包括商业活动,学习和劳务。双方将在现有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劳务迁移领域的合作水平。双方就在人口迁移领域中合作的条约法律基础完善的必要性达成了一致意见,特别是在保证公民的合法利益及打击非法迁移方面。
3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员雷日科夫、古谢夫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长季塔连科。
3月26—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胡锦涛同普京总统和其他俄领导人会晤,就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双方在声明中表示,愿共同努力,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战略协作,提高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水平。
3月26日,中国和俄罗斯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七次会议在莫斯科总统饭店召开,会议由分委会中方主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与分委会俄方主席、俄联邦教育署署长巴雷欣共同主持。双方商定,分委会第八次会议将于2008年在中国召开。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和议题将通过外交渠道商定。会议结束后,章新胜与巴雷欣共同签署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七次会议纪要》。
3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国家展”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3月27日,中俄两国企业家在中国国家展开幕式后签署21项经贸合作协议,总金额近43亿美元。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出席了签字仪式。
4月:
4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康斯坦丁•弗努科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不久前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俄方对访问结果非常满意。弗努科夫说,胡锦涛主席此次对俄罗斯的访问非同寻常。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他指出,俄罗斯“中国年”和去年在中国举行的“俄罗斯年”一样,都是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等双边关系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大项目,此前俄罗斯没有同任何一个国家举办过如此大规模的活动。弗努科夫说,“中国年”开幕式庆祝演出非常精彩,俄罗斯“文化”电视频道对演出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很多俄罗斯人通过电视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弗努科夫说,不久前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国家展在俄罗斯人中间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弗努科夫指出,俄中互办“国家年”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如果年轻一代能够积极投身俄中友好的伟大事业,两国关系将会拥有美好的明天。他说,目前两国之间不存在政治问题,双方应共同努力开展在经贸、投资和联合开拓第三国市场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4月4日,应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邀请,姜恩柱一行于2日抵俄进行友好访问。访俄期间,分别与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和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举行了工作会谈。
4月16日,全俄罗斯民意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积极评价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俄塔社和国际文传电讯社等俄主流媒体当天转发了这份调查结果。根据调查,40%的受访者认为俄中两国关系正常平稳;19%的受访者称俄中保持着友好关系;17%的受访者认为两国保持着睦邻关系。调查结果还显示,3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27%的受访者称中国是俄罗斯的友好国家。在问及对中国的印象时,27%的受访者提到中国生产的日用品;18%的人称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9%的人认为中国蓬勃发展,经济取得巨大成就;6%的人提到中国古老文化;4%的人想到中国长城。全俄罗斯民意调查中心于本月7日至8日进行了上述调查,来自俄联邦46个州、边疆区和共和国的1600人接受了调查。
4月18日,俄中两国在哈巴罗夫斯克市签署了《2007年跨国水域联合监控计划》。俄联邦水资源署将拨款1350万卢布用于联合监控。俄中将联合开展工作确定统一的界河水质评估标准,目前俄中两国有害物质最大容许浓度的标准还不尽相同。俄联邦水资源署副署长希连科指出,《2007年跨国水域联合监控计划》的签署意味着2006年5月俄中双方在北京达成的协议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信息来源:驻俄使馆经商参处
4月19日,纪念俄中友协成立50周年座谈会举行。
4月24日,中俄签署共建孔子学院协议。
4月24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就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不幸逝世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唁电。胡锦涛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对叶利钦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普京总统、俄罗斯政府和人民,以及叶利钦的亲属表示诚挚慰问。胡锦涛在唁电中说,叶利钦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在他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各领域交流合作快速发展,中俄传统友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叶利钦为中俄友好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将永远载入中俄友好的史册。
5月:
5月14—16日,俄罗斯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访华。胡锦涛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分别与来访的格雷兹洛夫举行会谈,14日,吴邦国、格雷兹洛夫共同主持中国全国人大与俄国家杜马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合作委员会副主席何椿霖、库普佐夫主持了工作会谈,双方近20名成员就中俄关系、议会交往、经贸、环保、科技、人文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5月18日,由俄中经贸合作中心主办的“俄罗斯—中国21世纪”摄影展在中国驻俄使馆隆重开幕。
5月25日,“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启动 。俄罗斯联邦第一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俄方组委会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发来书面致词。梅德韦杰夫在致词中说,如此庞大的俄罗斯记者队伍乘越野车穿越中国大部分主要地区,是俄中关系史上的第一次,这一活动必将成为俄中“国家年”活动中最令人瞩目和难忘的事件之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王太华在出征仪式上讲话。
5月25日,俄中媒体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国务院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中方组委会主席吴仪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俄方组委会主席梅德韦杰夫为研讨会发来贺信。
5月25日,为期两天的中俄政党论坛在莫斯科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最高委员会委员奇林加洛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论坛由中国共产党和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共同举办,是中俄“国家年”系列活动之一。
5月30日,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全会致贺词。
5月3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俄罗斯新闻社、俄罗斯“中国年”中国新闻中心今天通过视频连线分别在北京和莫斯科宣布设立“中国年”俄文报道新闻奖。
6月:
6月5日,中俄立法机构高级研讨会在莫斯科总统饭店举行,与会双方高度评价两国立法机构合作成果,并围绕如何更好地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交流了经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和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梅津采夫共同主持了会议。
6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出席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举行的国庆招待会。
6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6月8—12日,应俄罗斯联邦第一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俄方组委会主席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务院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中方组委会主席吴仪赴俄罗斯,出席第十一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和“中国年”相关活动。
6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祝贺俄罗斯国庆。
6月15日,中俄体育合作分委会第七次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与俄罗斯联邦体育署副署长科洛尔共同主持了会议,会后双方还签署了会议纪要。双方一致认为,正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青少年运动会”巩固了中俄友好关系,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中俄双方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期间举办双边体育活动,将这一领域的合作提高到了两国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双方商定,中俄体育合作分委会第八次会议将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召开。
6月21日,作为俄罗斯“中国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中俄工业产品技术法规、计量、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论坛21日在莫斯科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俄罗斯工业能源部联合举办。两国代表着重就双方进出口工业产品合格评定所依据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6月27日,正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会见了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双方就两国两军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友好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曹刚川说,当前,中俄关系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国以互办“俄罗斯年”和“中国年”为契机,全面推进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取得丰硕成果。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顺利,人文交流不断扩大,两军之间友好合作关系也不断加强。中俄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谢尔久科夫说,俄中友谊源远流长。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俄中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俄中发展互利合作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两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曹刚川表示,相信经过中俄双方共同努力,中俄友谊会越来越深入,双方合作会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6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国防部部长曹刚川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5年8月6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期间其部队临时处于对方领土的地位的协定》。
7月:
7月2日,第四届中俄妇女文化周招待会在中国驻俄罗斯使馆举行。
7月4日,为期一天的第二届中俄妇女论坛在莫斯科举行。本届论坛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合作举办的第四届中俄妇女文化周的主体活动。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奥尔洛娃、中国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少华也在论坛上发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家庭”。与会者当天在参加了全体会议后还分成“家庭与社会”、“教育与文化”和“居民的社会保障”3个小组,就两国的婚姻与家庭、青少年家庭教育及人口与老年生活等问题进行了坦诚的对话和沟通,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促进两国和谐家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7月12—15日,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邀请,外交部长杨洁篪对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13日,两国外长举行会谈,双方高度评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就深化两国战略协作达成共识。访问期间,俄总统等领导人与杨洁篪分别会见与会谈。
7月17日,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在莫斯科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出席招待会并致辞。来自俄武装力量、政府各部门官员和议会代表,俄老战士和中俄友好人士,外国驻俄使节,中资机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华人代表等450余人应邀出席招待会。
7月17日,由中国科协和中国对外友协组织的“中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拉开帷幕,来自中俄两国的近百名中学生将开始他们为期9天的俄罗斯科技文化之旅。这是2007俄罗斯“中国年”框架内的一项重要科技文化活动,旨在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尤其是加强中俄青少年间的友谊和交流。
7月23日,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在外交部与应邀来华的俄罗斯第一副外长杰尼索夫举行磋商。双方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7月23日,俄罗斯副外长雅科文科在莫斯科会见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时表示,俄方注意到陈水扁当局加紧推动“入联公投”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俄方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分裂主义行径,将会对台海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雅科文科说,俄罗斯一贯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立场在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已有明确表述。普京总统不久前会见中国外长杨洁篪时再次重申了上述立场。俄方反对陈水扁当局推动“入联公投”,反对台湾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加入联合国,反对台湾独立。
7月25日,俄罗斯新闻社副社长伊利亚申科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为两国媒体交流积累了宝贵经验,俄新社愿在此基础上与中方伙伴拓展合作领域。
7月27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中俄“国家年”俄方组委会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举办俄罗斯“中国年”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两国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梅德韦杰夫在俄新社新闻中心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去年的中国“俄罗斯年”和今年的俄罗斯“中国年”都开展得“生动活泼、不流于形式”。他认为俄罗斯“中国年”各项活动“非常好、非常有趣”,在俄国内引发了民众对中国的极大兴趣。他表示,相信“中国年”收尾阶段的活动也将充实而精彩。梅德韦杰夫说,俄中交流源远流长,但两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家级友好活动尚属首次。在俄罗斯“中国年”内,两国不仅开展了积极的文化交流,在经济合作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国家展在莫斯科成功举办,两国元首出席开幕式,其间两国签署了多份大型合同,这一切为推进两国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是由两国元首共同倡导和确定的。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俄罗斯“中国年”包括约200项活动,主要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让俄罗斯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
8月:
8月2日,从公安部获悉,中俄警方4次组织英烈子女互访。7月20日启程赴俄罗斯访问的中国公安英烈子女代表团已于日前顺利回国。中国公安英烈子女代表团活动受到了中俄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俄罗斯期间,俄内务部为代表团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8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比什凯克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俄关系,一致认为,中俄关系迅速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年”各项活动顺利落实,双边贸易增长强劲,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不断把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水平。胡锦涛指出,下半年,双方应着重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一、及时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协调立场,丰富中俄战略协作内涵。二、认真总结“国家年”活动,对一些好的活动形式可使其机制化,开拓中俄友好互利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三、尽快启动中俄机电商会工作,加快原油管道建设和天然气项目谈判进程,扩大相互投资,带动大项目合作。四、早日启动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制定中俄地方合作中长期规划。五、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跨界水资源的合作,加紧商谈,争取早日达成协议。普京赞同胡锦涛的建议,提出可考虑将“国家年”活动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内容机制化;两国有关部门可就落实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全面深化务实合作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制定方案;要充分发挥俄中机电商会的作用,不断改善双边贸易结构,制定长远规划,扩大投资合作;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交流合作;推进能源、电力、民用航空、通信、环保领域合作。
8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观摩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后,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胡锦涛表示,这次联合反恐军演很成功,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军演提高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反恐行动能力,充分显示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反对恐怖主义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将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胡锦涛高度评价俄方为这次军演所作的精心准备,感谢俄方为中方参演部队提供的良好保障。胡锦涛指出,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仍很突出。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严重危害。中俄都坚定不移地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是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俄两国的重要使命。中俄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合作良好,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的合作。普京感谢中方为联合反恐军演所作的大量工作和提供的重要协助,表示这次军演显示了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对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合作提高到新水平。俄中两国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立场相同、利益一致,有责任、有能力采取共同行动。俄方高度评价俄中安全合作,希望双方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一道努力,为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作出贡献。双方还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8月21日,俄罗斯第八届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在俄罗斯的茹科夫斯基市拉开帷幕,俄总统普京乘坐直升机亲临现场为航展揭幕。
8月24日,中俄经贸合作分委会第十次会议在京举行。商务部长薄熙来与来访的俄罗斯经贸部长格列夫共同主持召开会议。双方围绕中俄经贸关系中的相关议题广泛而深入地交换意见,并取得了一系列共识。双方同意加快中俄机电商会的组建工作,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贸易;继续扩大双向投资和中小企业合作,支持中国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建设经贸合作区;启动中俄边境地方经贸合作政府间文件的商签工作;在经贸合作分委会下建立专门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及食品安全合作磋商机制,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继续规范双边贸易秩序,推动两国海关的数据交换合作;完善双边贸易敏感商品的预警磋商机制,保障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两国部长签署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济贸易合作分委会第十次会议纪要》。
8月30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与俄罗斯最友好的国家。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今年8月底对俄罗斯46个州、边疆区和共和国的153个居民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今后10年至15年内是最友好的国家,只有3%的人认为中国与俄的关系将会紧张。
9月:
9月1日—8日,国务委员、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和中俄“国家年”中方组委会副主席陈至立访俄。在俄期间,陈至立与茹科夫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会议宣布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俄双方就进一步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等领域合作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一致同意将中俄“国家年”人文领域重要活动机制化,进一步推动人文领域的各项合作。双方共同签署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纪要》。
9月4日,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在莫斯科正式开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吴双战和俄罗斯内务部长努尔加利耶夫出席了演习开演仪式。
9月6日,“2007•中国西藏文化周”在莫斯科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文化周发来了贺信。
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大利亚悉尼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胡锦涛高度评价普京总统和俄罗斯政府为推动中俄各领域合作作出的重要贡献。普京表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俄中关系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普京强调,国家领土完整是国际法中最关键性的基础要素。俄方在台湾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立场,这一政策不会改变。
9月11日,中国俄罗斯科技合作周在莫斯科开幕。
9月12日,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第一副总理曼吉耶夫在政府会议大厅会见了以珠康•土登克珠活佛为团长的“2007•中国西藏文化周”代表团,并代表卡尔梅克政府和人民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曼吉耶夫说,近年来俄中关系日益紧密,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为双方地区间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他指出,卡尔梅克与中国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在不断扩大和加强。他希望卡尔梅克与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进一步加强,并祝愿“2007•中国西藏文化周”在卡尔梅克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珠康活佛说,文化周的举办必将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增进俄罗斯人民对西藏的了解。
9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对俄罗斯政府解散一事表示理解,同时愿与俄方共同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姜瑜是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俄罗斯政府解散的提问时做上述表示的。她说,中方已经获悉了有关消息,这是俄罗斯的内政,中方表示理解。她说,弗拉德科夫总理任职期间,为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国务实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愿与俄方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姜瑜说。
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电维克托•祖布科夫,祝贺其就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9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俄罗斯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代表团一行。
9月19日,俄罗斯代理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俄中互办“国家年”组委会会议上说,俄中互办“国家年”活动开了个好头,今后两国之间应经常举办类似活动,以“促进俄中合作的有效发展”。梅德韦杰夫说,今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共有近200项活动,目前已接近尾声,各项活动举办得非常充实和有意义。“中国年”活动刚开幕时,双方就签订了价值40亿美元的21个协定,这不仅给俄中两国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使两国和两国人民的距离“更为接近”。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中国年”和中国“俄罗斯年”的一系列活动推动了俄中双边合作的全面发展。因此,他认为“国家年”项目不应只是一次性的活动,而应经常举办,使之具有“长期的性质”。
9月20日,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在俄罗斯索契市召开。
9月24日,中俄“国家年”摄影比赛作品展在莫斯科举行。
9月25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米罗诺夫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度评价俄罗斯和中国关系发展现状,并表示两国合作内容将不断得到充实。他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说,尽管俄罗斯“中国年”已接近尾声,但俄中两国的合作将不断得到新内容、新思想的充实。两国将继续开展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米罗诺夫说,俄中互为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关系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议会合作也定期进行,两国在联合国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进行着良好合作。两国关系中“不存在任何问题和障碍”。他还说,俄中地区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俄联邦委员会已制定了有关促进俄中地区合作的法律草案,并送交联邦政府审议。根据该法律,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在开展直接对华合作时将获得优惠。
9月26—2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米罗诺夫率团访华。并出席全国人大与俄联邦委员会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7日,会议在北京举行,吴邦国与米罗诺夫共同主持。合作委员会副主席何椿霖、古谢夫主持了工作会谈,双方成员就中俄关系、议会交往、两国在经贸、地方、人文、科技、环保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等展开深入讨论。
9月28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在杭州举行。吴仪与茹科夫共同主持会议。中俄双方共同签署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纪要》,并出席了《中俄机电商会成立协议》签字仪式。
10月:
10月9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在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俄建交58周年。
10月19日,俄罗斯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弗努科夫说,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加深了友谊,达到了主要预期目标。他在接受国际文传电讯社采访时说,中俄互办“国家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扩大两国友好的社会基础,提高两国国家形象在对方国家民众、尤其是青年中的吸引力。他认为,这对于把两国友谊的“接力棒”传给下一代尤为重要。他说,“国家年”框架内的活动涉及俄中关系所有领域,包括高层领导人会晤、经贸与人文合作、地区间交流等。仅俄罗斯“中国年”就举办200多项活动,对巩固俄中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是由两国元首共同倡导和确定的。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10月23—30日,俄罗斯宪法法院院长佐尔金对中国进行访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会见佐尔金。
10月23日,俄中友好协会在俄罗斯国立社会大学举行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俄总统普京、外长拉夫罗夫、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等向大会发来贺电或贺信,称赞俄中友协为发展两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10月24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外长在哈尔滨举行三方会晤,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印度共和国外交部长会晤联合公报》。
11月:
11月5—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访问期间温家宝与普京总统举行会谈、出席在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的“中国年”闭幕式、中俄两国总理参加了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两国总理签署了《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共同出席了双方贸易、能源、科技、银行、边贸等合作文件签字仪式,并共同会见了记者。
11月12日,胡锦涛主席授予梅津采夫“中俄友好合作奖章”。
11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俄罗斯杜马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多罗申科•加林娜一行。
11月22日,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俄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日前表示,俄罗斯明年将举办“汉语年”,中国将举办“俄语年”,以继续推进两国之间的文化合作。梅德韦杰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目前信息很丰富,但我们的人民对彼此文化和经济的认识还不全面。现在可以说,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变得更为重要。”他说:“我们准备同中国伙伴进一步合作。我们会找到其他持续合作的方式。实际上,从明年起两国将分别在中国举办‘俄语年‘和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
11月27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代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吴仪,向为中俄“国家年”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24名俄罗斯友好人士颁发中俄“国家年”杰出贡献奖和中俄“国家年”奖状。
12月:
12月7日,俄罗斯第一副外长杰尼索夫,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德拉切夫斯基,俄外交部第一亚洲局局长伏努科夫7日获中俄“国家年”杰出贡献奖和中俄“国家年”奖状。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代表温家宝总理和吴仪副总理颁奖。
12月14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萨尔塔诺夫在会见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时表示,俄罗斯坚决反对陈水扁当局搞“入联公投”。萨尔塔诺夫表示,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坚决反对台湾加入任何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坚决反对台湾以任何名义加入联合国。俄方认为,陈水扁当局加紧推动“入联公投”是其“台独”分裂活动的又一个步骤,是一种危险的政治游戏,将会对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俄罗斯坚决反对。萨尔塔诺夫表示,俄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阻止“台独”分裂活动。
12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俄坚决反对台湾加入任何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当局搞“入联公投”是危险的政治游戏。声明说,俄注意到台湾当局正加紧推动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公投,该公投特别是其结果很可能对地区局势的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俄正密切关注台湾海峡局势,该地区局势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声明强调,俄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该立场在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已有明确表述。俄方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利益的唯一合法政府。作为中方的战略伙伴,俄一贯坚决反对台湾加入任何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声明指出,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台湾加入联合国法律上行不通。俄方认为,台湾当局搞“入联公投”是危险的政治游戏,其结果显而易见。俄坚决不接受任何谋求“法理台独”的行为。作为亚太地区国家,俄非常重视以非危机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并相信,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利益,首先是台湾居民的利益。声明最后强调,俄方认为,进行对话和创造信任气氛是解决双方现有分歧的优先方式,而“入联公投”对此毫无帮助,必须放弃一切可能导致台海局势不稳定和妨碍海峡两岸寻求相互理解的行动。
12月19日,俄塔社报道,俄总统普京日前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专访时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史无前例”的最好水平,希望两国能将这种关系保持下去。普京说,俄中关系的质量及合作水平已达到以前从未企及的高度。中国正在尽一切努力维持这种高水平的关系,俄方对此非常珍视,也努力予以积极回应。俄方对俄中关系现状非常满意,希望两国关系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12月2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中国是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格局的中心之一。 据俄塔社报道,拉夫罗夫当天在对俄2007年外交工作进行总结时还说,俄中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双边渠道开展紧密合作。这不仅表现为中国蓬勃的经济发展,还表现在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政治影响。
12月26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从独特的视角看待中国的发展。他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在本国的经济建设中就借鉴了中国的经验。他表示,目前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在全面快速发展时期,互办“国家年”活动进一步巩固了俄中友好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发展的俄中新型国家关系也一定会为21世纪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更大贡献。
2008年1月25日, 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谢尔盖•齐普拉科夫在俄新社驻北京分社俄罗斯新闻中心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07年全年俄罗斯和中国的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481.6亿美元,增长速度为44.3%。” 齐普拉科夫强调,这是从1992年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中的最快增长速度。他表示,按照所达到的指标,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居俄罗斯主要对外经济伙伴第三位。
(薛桂芬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